苏教院教〔2013〕13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江苏教育学院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
各院(系、部、中心):
根据《关于举办第二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的
通知》(苏教指会〔2013〕3号)及《关于下发<第二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组委会〔2013〕1号)精神,学校决定举办第二届江苏教育学院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校2014届师范专业全体学生。
二、大赛组别
大赛分为学前教育组、小学教育组、中学教育组和艺体教育组。
三、大赛内容及办法
(一)学前教育组
1.基础知识与应用:考核内容为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心理与教育、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研究、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等(教材版本不限)。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通用技能:考核内容为教育活动设计技能。考核采用说课方式进行,准备1小时,说课时间为10分钟。
3.专业技能:包括蜡笔画、即兴幼儿歌曲弹唱、即兴幼儿舞蹈表演和即兴幼儿故事表演等。
(1)蜡笔画。此项目的比赛集中进行,所有选手同时参加。材料由赛点提供。比赛时间20分钟。
(2)即兴幼儿歌曲弹唱。选手抽签确定比赛顺序,每位选手独立准备20分钟,比赛时间2分钟。曲目难度为
(3)即兴幼儿舞蹈表演。选手抽签确定比赛顺序,即兴表演舞蹈。每位选手独立准备10分钟,比赛时间2分钟。
(4)即兴幼儿故事表演。选手抽签确定比赛顺序,每位选手独立准备10分钟,比赛时间3分钟。
3.评分原则
(1)基础知识与应用:占40%的权重;通用技能:占20%的权重;专业技能:占40%的权重,其中,蜡笔画、即兴幼儿歌曲弹唱、即兴幼儿舞蹈表演、即兴幼儿故事表演各占10%。
(2)各比赛项目,均按百分制评出原始分,选手的每项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累加后即为该选手所得总分。
(二)小学教育组
1.基础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各占50%。
学科专业知识考核的范围:小学语文方向包括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阅读、写作能力;小学数学方向包括高等数学、初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相关的初等数学知识)、数学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小学英语方向包括综合英语能力(英语词汇和语法、听、读、写、译)。
教师教育课程知识考核的范围:包括小学语、数、英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通过小学教育实践中的案例考核师范生识别教育问题、分析教育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策略的能力,运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的相关原理识别、分析小学教育中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策略的能力。
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90分钟。
2.通用技能:
(1)粉笔字和钢笔字:粉笔字,书写字数20个左右,书写时间3分钟,字体为楷体。钢笔字,书写一段话,书写时间5分钟,字体为楷体。
(2)即兴演讲: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和演讲内容,独立准备5分钟,演讲3分钟。
(3)说课:选手抽签决定说课顺序和教学内容,独立准备1小时,说课10分钟,专家提问5分钟。教学内容从小学教材中选取。
3.评分原则
(1)基础知识:占50%的权重。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各占50%。通用技能:占50%的权重。其中粉笔字和钢笔字占10%的权重,即兴演讲占15%的权重,说课占25%的权重。
(2)各学科比赛项目,均按百分制评出原始分,选手的每项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累加后即为该选手所得总分。
(三)中学教育组
1.基础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占70%,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占30%。
学科专业知识考核的范围:
(1)语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及作品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及作品鉴赏、外国文学知识及作品鉴赏、古代汉语知识、现代汉语知识、文学理论知识的基本内容。
(2)英语[1]:主要包括听力技能(听力理解和听写)、英语词汇与结构(选择题和完型填空)、阅读技能(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英文写作)。
(3)政治:主要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伦理学、文化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4)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基本内容。
(5)数学: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的基本内容。
(6)物理:主要包括普通物理的基本内容(以力学和电学为主)。
(7)化学:主要包括大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
(8)生物:主要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普通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9)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10)信息技术:计算机导论(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基本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技术专业选手参加该科目比赛)
教师教育课程知识考核的范围:包括本科师范专业学科课程论与教学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以及中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测试时间为90分钟。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
2.通用技能:
(1)粉笔字和钢笔字:粉笔字,书写字数20个左右,书写时间3分钟,字体为楷体或行楷。钢笔字,书写一段话,书写时间5分钟,字体为楷体或行楷。
(2)即兴演讲: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和演讲内容,独立准备5分钟,演讲3分钟。
(3)说课:选手抽签决定说课顺序和教学内容,独立准备1小时,说课10分钟,专家提问5分钟。教学内容从中学教材中选取。
3.专业技能: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为实验技能比赛(与中学该学科教学相关的实验),其他学科没有该项技能比赛。
4.评分原则
(1)(物理、化学、生物)
①基础知识:占40%的权重。其中,学科专业知识占70%,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占30%。
②通用技能:占40%的权重。其中粉笔字占5%的权重,钢笔字占5%的权重,即兴演讲占10%的权重,说课占20%的权重。
③专业技能:占20%的权重。
(2)(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学科)
①基础知识:占50%的权重。其中,学科专业知识占70%,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占30%。
②通用技能:占50%的权重。其中粉笔字占5%的权重,钢笔字占5%的权重,即兴演讲占15%的权重,说课占25%的权重。
(四)艺体教育组
1.基础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占70%,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占30%。
学科专业知识考核的范围:
(1)体育:主要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和体育保健学的相关知识。
(2)音乐:主要包括乐理、练耳、和声学、中外民间音乐、中外音乐史和学校音乐教育的相关知识。
(3)美术:主要包括中外美术理论知识、艺术概论、美术教育学的相关知识。
教师教育课程知识考核的范围:
教师教育课程知识主要包括本科师范专业学科课程论与教学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以及小学或中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测试时间为90分钟。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
2.通用技能:
(1)粉笔字和钢笔字:粉笔字,书写字数20个左右,书写时间3分钟,字体为楷体或行楷。钢笔字,书写一段话,书写时间5分钟,字体为楷体或行楷。
(2)即兴演讲: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和演讲内容,独立准备5分钟,演讲3分钟。
(3)说课:抽取教学内容后,独立准备1小时,说课10分钟,专家提问5分钟。教学内容从小学或中学教材中选取。
3.专业技能:
音乐学科
(1)专业特长展示
选手可在声乐、键盘、器乐三项中任选1项进行展示。自选1首作品,时间不超过5分钟。除钢琴外,其他乐器自备。如需伴奏,则自行解决,用乐器或伴奏带伴奏均可。
(2)自弹自唱
每位选手现场抽选1首曲目,即兴编配钢琴伴奏,视谱弹唱(五线谱、简谱任选)。准备时间为10分钟。
体育学科
(1)基本功展示
广播操《放飞理想》和《舞动青春》和武术操《英雄少年》。
(2)专项能力比赛
①规定项目:田径(跳远、铅球、
②选赛项目: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
美术学科
素描石膏像写生(四开画纸)180分钟。
4.评分原则
(1)基础知识:占20%的权重。其中,学科专业知识占70%,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占30%。通用技能:占40%的权重。其中粉笔字占5%的权重,钢笔字占5%的权重,即兴演讲占10%的权重,说课占20%的权重。专业技能:占40%的权重。
(2)各学科比赛项目,均按百分制评出原始分,选手的每项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累加后即为该选手所得总分。
四、大赛安排
(一)院系层面
1.2013年5月2日——5月17日
各院系组织本院系所有毕业班师范生进行为期二周的赛前训练动员,同时安排人员着手拟定大赛“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核试卷。按省教育厅规定,本届大赛参赛选手将以推荐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各院系务必要本着人人训练的原则做好赛前训练工作。
(1)2013年5月10日前:各院系将拟定的“基础知识”试卷、参赛学生人数(以班级为单位)及大赛组织方案(方案样表详见附件1)报送至教务处审核。
(2)2013年5月17日前:各院系组织参赛学生参加“基础知识”部分的考试。
2. 2013年5月17日——5月27日
2013年5月27日前:各院系组织参赛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部分的考试,并向学校报送大赛获奖选手名单。
3.以上材料,纸质稿和电子稿均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jyk8143@163.com。
(二)学校层面
1.学校设立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院系分管教学的负责人为组委会的当然成员。
2. 2013年5月27日——6月7日:大赛组委会将从各院系毕业班随机抽选若干名学生(不含获奖选手),通过测试、访谈等方式对各院系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进行检测。
3. 2013年6月10日:大赛组委会向各院系反馈检测结果并提出整改意见。
五、大赛奖项及奖励办法
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院系分别按学生数的2%、5%和10%的比例赛出一、二、三等奖,另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学校将向获奖个人及院系颁发证书。
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1.江苏教育学院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组织方案样表
2.第二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实施方案
(附件可登陆教务处网站http://jwc.jsie.edu.cn/下载)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件1:
江苏教育学院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组织方案样表
| 院系 名称 | | 参加大赛的学生基本数据 | 学生总数(人) | | ||
| 分专业分类别学生数据 | ||||||
| 大赛组织机构 | | 专业 | 类别 | 人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赛目的及总体策划 | | |||||
| 大赛程序及项目安排情况 | ||||||
| 程序和步骤 | 项目内容 | 安排 时间 | 安排 地点 | 比赛 方式 | 负责人 | 参加 人员 |
| Ⅰ | 参赛动员及训练 | | | | | |
| Ⅱ | “基础知识”试卷拟定 | | | | | |
| Ⅲ | “基础知识”考核 | | | | | |
| Ⅳ | “专业技能”考核 | | | | | |
| Ⅴ | “通用技能”考核 | | | | | |
| Ⅵ | 获奖学生名单报送 | | | | | |
注:请于5月10日前将方案报至教务处教研科 (此表可加页)
附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