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4-05-05浏览次数:860

关于开展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科研处201426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苏政办发〔20143号)的规定,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正式启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时间为:2014559时(开通网络申报系统)至52517时(关闭网络申报系统)。

        我校申报成果纸质材料报送截止时间:526

        二、申报范围和要求

        1.本省作者自20091120131231期间发表(出版)或完成的成果。包括:

        公开成果——在有统一刊号(ISSNISBNCN)的报刊发表、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学术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和普及成果(限定为图书且须附关于社会效果影响方面的佐证材料,包括图书发行量、书评、相关报道、受众反响等,教材、教辅读物、文学艺术类作品和自然科学技术普及读物除外);在港、澳、台地区或国外公开发表、出版的上述成果。

        内部成果——未公开发表或不宜公开发表的且被党委政府和有关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大中型以上企业等采纳、应用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须附有采纳应用的相关材料,不能提交实际应用价值证明的内部成果不予申报参评)。

        2.本届评奖规定申报参评成果的发表(出版)或完成时间延长至评审前5年(2009-2013年),但每项成果只能申报一次,往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已申报的成果不得重复参评。

        3.所有申报参评的成果均为中文。

        4.所有申报参评的成果,申报人须作出著作权权利归属书面承诺。对著作权存在争议的成果,还须提供具有著作权法律效力的文字证明材料。

        5.一位作者最多可申报参评1项成果。申报人须是该成果的第一或第二作者,公开成果以版权页为准,内部成果须是课题负责人或首席专家。

        6.再版的成果必须有30%以上内容为修订、增补的方可申报参评(须有证明材料)。

        7.“丛书”可以其中独立完整的单本著作申报参评,也可以由丛书第一、第二主编(总编、执行主编)统一申报参评。单本申报以该著作的出版时间计算;统一申报以该丛书中最后一本(卷、册)的出版时间计算。

        8.系列论文可以申报参评,但必须标题(或副标题)相同、发表刊物相同、主要作者相同。

        9.集体论文集、个人论文集不予申报参评。论文集中单篇论文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的可以申报。

        10.已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成果不再接受申报参评。

        三、申报参评成果分类

        申报参评成果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文献学,决策咨询和社科普及等17个申报评审组,申报人应根据其成果内容,对照省社科奖申报平台的各申报评审组学科分类,自行作出准确选择。

        所有翻译类成果一律选择语言学组申报参评。

所有内部成果一律选择决策咨询组申报参评。

        四、申报办法

        本届评奖继续采用网上申报,但申报者仍须提供纸质申报材料。

        报送的参评成果无论获奖与否,均不退回。

        具体申报流程为:

        1.申报者进入江苏社科网(http://www.js-skl.gov.cn )省社科评奖平台,按平台提示进行网上申报(请仔细阅读网上申报操作指南)。

        >>>点击进入申报平台<<<

        2.下载并打印《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网络评奖申报系统自动生成)一式两份,申报人签署著作权承诺。

3.申报成果者,须将申报表一式2份、成果原件1份(其中译著须附外文原版书一章,内部成果须附成果摘要)、副本1份(其中论文复印件须包括刊物封面、版权页、目录及正文)及有关该项成果的评价、证明材料等一式2份,于526日前报送科研处(教科研楼1217室)。

4.《申报表》电子版(word格式)同时请于52524时前上传至我校科研管理系统(http://kyc.jsie.edu.cn/ )“文件下载与上传>文件上传与提交”栏归档。

联系人:戴思薇、王瑾,电话:8375826283758277

 

            科研处

         201454

返回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