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一院一品”项目汇报交流会
12月12日下午,我校在草场门校区召开学生思政教育“一院一品”项目汇报交流会。副校长刘继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宣传部、组织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及学工办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学工处处长刘莹主持。
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结合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汇报了本学院“一院一品”项目的开展情况,阶段性成果及新媒体平台建设运营情况。文学院的“学、文、心”主题,外国语学院的“show 外慧生”主题,教育科学学院的教科无限之“1+1+1-1”服务,经济与法政学院的“至善”系列,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系列,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助力工作坊”,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的“江豚保护协会”项目,美术学院的“二三三” 育人体系,音乐学院的“双传统”乐在其中教育模式,现代传媒学院的“耀青春”育人模式,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依托社团开展的实践育人活动,学前教育学院的“彩虹伞”项目,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机器人团队”建设等,13个学院都依托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学生工作品牌建设,并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推进,进一步体现出“一院一品”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刘继红作会议总结。她指出,“一院一品”项目创建得到了各二级学院的高度重视,呈现出四个明显的特点:一、重视程度高。从项目的调研、征集、策划到确定,都体现出了各学院党政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合力。二、项目主题突出。各学院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目标明确,紧扣时代精神。可谓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百花齐放,满园春色。三、注重创新理念。项目从内容到载体,从思路到机制都有各自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四、扣主线接地气。每个项目都是从工作实际和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出发,有一定的品牌传播力和推广价值。她同时也指出了各学院“一院一品”项目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一、学院之间发展不平衡。二、品牌效应、社会影响力较小。三、部分项目内容较单一,需要进一步凝练。四、不够注重点和面的关系。
她要求各学院要以现有“一院一品”项目为基础,以全员育人、全方面育人、全过程育人为主线,坚持“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作、优质化产出”的总体思路,不断提升学生思政工作内涵和品位。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重点建设一批凝聚我校工作特色,体现学院专业特点,师生参与面广,教育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的学生工作品牌项目。她说,明年我校将正式以项目申报、创建的形式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院一品”项目工作,在工作的开展中要坚持方向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项目性原则和长效性原则,通过两到三年有计划的管理和建设,打造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生工作品牌,力争达到“一院一品”的建设目标,最终形成品牌引领,特色凝聚,精品带动的学生工作格局。
针对新媒体工作,她指出,新媒体拓展了育人的新阵地、开辟了育人的新渠道、建立了舆情的新平台。学工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占领新媒体这个育人和舆论的高地,开发网络育人的新途径,提升网络育人的时效性。
张干/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