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
传承创新工程启动会
3月15日,我校重大项目“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启动会在草场门校区举行。党委书记王仁雷,副校长刘继红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团委、文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现代传媒学院等有关院部负责同志,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王仁雷指出,该项工程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科研优势,通过对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等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推广,以更生动、更沉浸、更立体的呈现方式,再现运河文化脉络、讲好运河故事、传承中华文明。他希望与会同志,一是要高度重视,要站在服务国家战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上,充分发挥团队优势,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全面提升师生群众文化素养;二是要高端设计,既要有整体谋划,做好工程实施顶层设计,又要充分考虑各团队实际,做好扎实细致的具体实施工作,把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做广;三是要合作共享,加强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吸收借鉴优秀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工程项目;四是要统筹兼顾,务实高效,合理分配教学、科研、生活时间,达到工程实施和本岗工作“双促进、共提高”的效果;五是加强保障,学校将积极申请上级财政支持,同时统筹整合现有相关资金,大力支持工程实施开展。
刘继红指出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的骄傲,是活着的、流淌着的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的要求。多年来,我校积极打造“双传统”校园文化,是江苏省内唯一一所把传统戏曲教育教学引入课堂的高校,其中“以地方传统音乐传承为特色的卓越音乐师资培养”教学改革项目,成为全国首批“卓越教师培养”类立项项目。学校选取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整体性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和“传统戏曲进校园”等渠道优势,大力推进运河江苏流域文化的系统化研究、传承、创新,着力培养戏曲文化传承师资,为江苏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二师方案。她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中把“文化育人”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该项工程,学校将搭建起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研究的交流平台,主动把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凝练“双传统”校园文化,贯彻落实好“文化育人”要求。
会上,团委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孙婷解读了《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文学院副院长杨思贤、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振亚、美术学院副院长路明、现代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庞爱中结合各自学院特色,就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措施。
单哲远/文 谢昕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