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学生工作例会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专题研讨会
4月4日下午,我校在草场门校区召开学生工作例会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专题研讨会。学生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学工处处长刘莹主持会议。
学生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近期的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并对4月份的重点工作做了具体说明。
刘莹传达了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关于《实施纲要》的报告精神,主要把握四个“势”。一是立足新时代,准确把握思政工作的基本态势。二是聚焦新要求,科学分析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三是树立新观念,努力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声势。具体落实在要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切实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切实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切实快速补齐薄弱短板;切实加强思政工作专门力量建设。四是了解新情况,着力巩固社会稳定局势。
他着重强调《实施纲要》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中要重点抓好抓实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抓住“课程育人”这个“牛鼻子工程”。二是发挥“网络育人”作用,重点建好三网、两平台。三是推进“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原创文化的推广工作。四是重视“心理育人”工作,开展“三个一”工程,构建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部分二级学院学工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庞爱中从三个方面谈了学习《实施纲要》的体会、认识和思考。他认为,《实施纲要》体现了理论武装工作对思政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高校高速发展对思政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大数据时代对思政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新时代必须树立思政工作新理念;体现了思政工作对实践的新要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要1.把握大势,让思想政治工作根植于深厚的中国土壤。2.以人为本,着眼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新的着力点生长点。3.以文化人,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力量。最后他结合现代传媒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指出,各二级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品牌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竞赛为载体,建立行之有效的导引机制、协同机制和培育机制。
蒋向红首先谈了她的学习体会。她认为《纲要》的颁布为进入新时代的高校思政建设提供了引领方向,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顶层设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全面施工到内部精装修”的施工蓝图,详细规划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充分显示了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随后,她着重从“心理育人”这个角度阐述了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目标和内容的看法。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育相辅相成。学校可以从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生活休闲、社会适应、就业择业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除了常规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课堂教育形式,还应该重视针对有特殊状况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各类辅助性教育引导方式。她提出,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开展校本教材的编制工作,建立建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教职工的心理健康。
张琴芬着重从“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结合本学院的特色学生工作谈了自己的思考。指出要抓住“课程育人”这个主渠道,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努力提高“课程育人”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创新开发一批“实践育人”项目,建立一批“实践育人”阵地。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将思政教育贯彻于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努力做到时间过程的全覆盖,实现全员、全过程育人。要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国际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王曦认为《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定位,即围绕人才培养,发挥育人功能;纲要中的四个基本原则,解决了如何育人的问题;纲要中基本任务,即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是纲要最核心的部分,强调了高校思政工作是以“育人”为核心的有机整体。随后,她结合本学院的学生工作,着重围绕基本原则中的“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原则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她认为坚持问题导向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源发力。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要学会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并进而分析原因,探索办法,对症下药。
刘莹做会议总结,她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聚焦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十育人”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学生工作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让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