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乡村教育工作站”
我校赴宜兴市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调研
5月8日,我校教务处处长徐新萍、副处长陈蓓、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玲玲、美术学院副院长陶金鸿、教务处综合科科长辛宪军及定向班班主任徐田等一行6人赴宜兴市教育局,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调研。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原院长李晓波、教师陆道坤及2名研究生参加调研。
此次调研得到了宜兴市教育局、市教师发展中心及各个学校的大力支持。市教育局副局长潘其涛、人事科副科长赵敏,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任才生、吴福平,培训管理科副科长孙春香、谢必文及宜兴市乡村中小学(6所)校长和幼儿园(2所)园长给予工作接待。
本次调研以实地走访和集中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第一阶段是集中座谈。
会上,潘其涛强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历史意义,肯定了我校开展此类调研工作的精准性和适切性,介绍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中的推进策略,分析了定向生报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提出了一定意见和建议。
徐新萍、王玲玲、陶金鸿分别从学校和学院层面介绍了我校定向生培养的情况,分析了定向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并对培养过程中如何深化乡村教育工作站建设提出建议。
双方对目前乡村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定向生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安排、小学教育专业(乡村教师定向培养)主辅修学科确认、综合考核办法的推进策略等作了深入分析与研讨,并就下学期定向生实习见习工作达成共识。
会上举行了签约授牌仪式。我校与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宜兴市外国语学校、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和实验幼儿园等签署“乡村教育工作站”共建实践基地协议并授牌。
第二阶段是实地调研。我校分别前往宜兴市湖㳇实验学校和张渚实验小学开展了实地调研工作。湖㳇实验学校校长王伯华和张渚实验小学校长吴益俊等分别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对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乡村学校发展的瓶颈以及定向生培养等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此次调研分别从教育主管部门和乡村学校的层面开展,了解了用人单位对我校定向生培养的期待,构建了互访机制,密切了双方联系,进一步丰富了我校“乡村教育工作站”的内涵,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质性推进G-U-S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
辛宪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