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我校举办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研讨会暨我与局长“面对面”活动

发布者:黄静波发布时间:2018-06-07浏览次数:173

 

我校举办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

研讨会暨我与局长“面对面”活动

 
 
      6月6,我校在草场门校区举办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研讨会暨我与局长“面对面”活动。省教育厅师资处副调研员许李军,校长王建、副校长潘文出席活动。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江苏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南通大学、扬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和招生部门负责人,我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学院负责人、教务处及招就处负责人、乡村定向班班主任、定向师范生代表等参加活动。潘文主持会议。
      王建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专业设置情况、人才培养特色和新校区建设情况等,特别介绍了我校在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中的特色亮点与努力方向,指出了生源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培养院校密切合作、协同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对广大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就进一步做好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研讨会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交流汇报。我校教务处处长徐新萍、宿迁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庄永之和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吴福平分别从培养院校、地方设区市教育局和县(市、区)教育局的层面介绍了培养院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的现状、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未来举措等。
      许李军对我校近年来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成效表示肯定。他就2018年培养院校与有关设区市、县(市、区)乡村定向师范生计划衔接工作作了部署,并且突出强调了G-U-S三方协同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还对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改革招生模式、加大协作培养力度及未来就业渠道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第二阶段,分组交流、研讨与座谈,设工作交流与研讨、我与局长“面对面”两个分会场。
      在工作交流与研讨会场,与会人员主要研讨了协同培养及双导师机制构建策略、如何提升定向生培养质量、定向培养相关政策等,培养院校听取了生源地教育主管部门对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意见与建议,双方就定向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达成一致意见。与会人员还就定向生毕业就业举措和改革策略及职后培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
      我与局长“面对面”活动以设区市(含县市区)为单位设立了13个分会场。活动由我校定向班培养学院负责人主持,内容分为局长对我“有寄托”、学校对我“有嘱托”和我对局长“有话说”三个环节。13个设区市和49个县市区教育局负责人、定向班班主任代表(13人)、定向生代表(425人)等共计500人参加该活动。
      潘文作会议总结。他说,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关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要事和实事。他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做好定向生培养的政策解读和顶层设计;二是加大定向生培养的力度,注重定向生的师德和师能、学能和技能的培养;三是加大沟通,加强协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策略;四是三方协同,共同努力,切实提升定向生培养质量。
      此次工作研讨,创新了活动模式,密切了我校与各市、县(市、区)的联系,增强了协作的广度和深度,贴近了定向生的“心声”,明确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举措,促进了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拓展了进一步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发展思路。
      本次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日报、光明日报及江苏教育频道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与报道。

 

辛宪军/文      谢昕潭   王宏元/图

返回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