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学生工作会议暨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
11月13日下午,我校在草场门校区召开学生工作例会暨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继红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学生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学工处处长刘莹主持会议。
会上,学生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近期学生工作作简要总结,并对11月份计划开展的重点工作作详细说明和部署。
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现代传媒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及外国语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依次分享了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及经验,详细分析了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梳理了存在问题。教务处处长徐新萍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交流了对就业工作的思考,认为就业工作的源头在教学,提升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在于抓学风、抓教风,从源头做起。
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现代传媒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及外国语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依次分享了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及经验,详细分析了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梳理了存在问题。教务处处长徐新萍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交流了对就业工作的思考,认为就业工作的源头在教学,提升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在于抓学风、抓教风,从源头做起。
刘继红发表讲话。她说,本次就业工作研讨会,既是对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梳理总结,又是对201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启动部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针对就业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目标,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多对就业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为专业发展提供好的建议。二是加强就业工作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的能力,要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社会对师范人才的需求,优化就业市场,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三是深入研究和商议,全面分析了解掌握学生的就业情况,做好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四是优化服务能级,准确研判新形势下行业用人趋势,做好毕业生就业分流和分类指导,要完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做到“四送三服务”,即送咨询、送指导、送培训、送岗位、为学校发展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生求学成长服务,要关口前置、战线前移,从学风建设抓起,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五是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一体化工作机制,要完善专业预警和学业预警机制,通过科学分析招生数据和就业数据,进行专业跟踪,对招生和就业情况不佳的专业进行调整,形成“优化招生选拔,促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促就业质量;科学就业调研,反馈人才培养与招生”的良性系统反馈机制。她强调,学工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要主动做、超前想,朝着提高全体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这一终极目标不断努力,向学校新一届党代会召开献礼,为学校早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师范学院助力。
潘海燕/文 余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