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江苏大剧院成功举办“水路•戏路•传承之路——
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首届成果展演
1月8日晚,我校在江苏大剧院成功主办“水路·戏路·传承之路——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首届成果展演。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文联等有关部门领导及我校在全省各地的艺术实践基地的校长出席本次活动。我校党委书记王仁雷,校长王建,校领导刘继红、潘文、祝兴成、姚振标、刘贵友出席活动。
王仁雷致欢迎辞,他指出,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在江苏流域留下了丰富的戏曲文化历史遗存。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江苏明确提出“三个长廊”的设计,即努力把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味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我校一直坚持传统师范教育、江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双传统”特色发展,2018年启动了“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成立“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实施戏曲进校园“五个一工程”,走访名家,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历史;深入剧团,关注各剧种的生存现状;走进校园,探讨戏曲在校园的传承途径。一年来中心组成员撰写了近10万字调研纪实《我们的足迹》,拍摄的一部微电影、一部纪实片都入选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美术学院师生创作近80件油画、国画、书法等有关运河体裁作品,并成功举办《运河怀古——首届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美术作品展》;开发首家以戏曲教育教学和传承推广为目的“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进校园网络数据库”,包括江苏各曲种收集汇总、戏曲微课视频等丰富资源,《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进校园的高端师资培训》项目已通过省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的终评。此次成果展演,是对工程开展一年来的总结和展示,未来我校还将继续推进该工程,推动江苏省中小学校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
在展演现场,王仁雷和王建分别为“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首批特聘专家”“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艺术实践基地”相关人员颁发证书与铜牌。
本次成果展演主要以运河为引线,戏曲传承为主题,云集了运河沿岸各剧种的名家名段,彰显了吴韵汉风的地方特色。昆曲胡锦芳,锡剧王建伟、王子瑜,淮海戏杨秀英、许亚玲等江苏戏曲名家来到现场助阵。来自无锡、淮安、徐州、南京等地中小学近300名师生带来的戏曲体操、戏曲联唱、戏曲诗词、戏曲舞蹈等表演,则充分体现了戏曲文化在中小学的代代传承。其中我校艺术实践基地无锡羊尖实验小学的少儿锡剧《双推磨》于2018年12月29日晚参加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此次演出。
此次成果展演现场还布置了美展、虚拟现实校园昆曲《游园惊梦》,晚会由新昆曲《古韵悠悠》开场,在激昂豪迈的京歌《我是中国人》百人合唱中圆满结束。
孙婷 陶赋雯/文 王宏元 谢昕潭 陈瑜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