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师德 铸造师魂
我校主办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高端论坛
3月27日上午,我校主办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高端论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与师德建设处处长黄小华,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漫,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市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王正平,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总编何云峰,我校党委书记王仁雷,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继红出席论坛。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勤主持论坛。来自全国的教育伦理学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在论坛开幕式上,王仁雷代表学校致辞。他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指出,作为一所师范院校,我校始终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树两代师表”为己任,把师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十九大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师教育改革系列重大文件精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成立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以“弘扬师德铸造师魂”为主题承办全国地方院校校长论坛,在《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师德建设研究文章,获全国首批“师德实践与创新基地”称号。2018年组建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中心,并获批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他表示,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对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中心的支持和建设力度,整合资源、聚合优势,聚集校内外教育伦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团队,深入开展师德教育研究,形成有分量、有影响的成果,把研究中心建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智库和研究基地,为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王正平代表中国伦理学会致辞。他说,中国教育伦理学会是2013年建立的全国性的教育伦理研究专门机构,目前在全国建立了29个师德实践基地,形成了从理论走向实践,以理论服务实践,对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展开前沿性研究,由实践再上升为理论的机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正式成立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中心,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是教育伦理和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中国教育伦理学会这几年来一直在关注着,希望该中心聚焦师德教育前沿问题,深入研究,越办越好。
潘漫代表江苏省教育厅致辞。他肯定了我校在师德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开展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良好效果,并就办好师德教育研究中心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坚持不懈加强学习。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高校教师师德准则和中小教师师德红线新规定领会全面,以便于指导中心开展工作。二是要不遗余力打造队伍。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机制,吸引人才,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引领和辐射江苏甚至全国的师德师风建设;要促进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为江苏和全国输送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师资。三是要坚定不移服务实践。要为师德培养、师能提升提供专业支持;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考核提供指导。四是要持之以恒拓宽视野。要发挥好“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的作用,为实现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进一步推动江苏师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黄小华代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致辞。他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他指出,该中心的成立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深入贯彻中央四号文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具体行动。他希望我校以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力争在师德理论、教师培训、评价监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有所升华,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教师教育的改革创新;以举办此次论坛为契机,壮大研究队伍,将理论研究向纵深推进。他祝愿该中心早日建成国家级的品牌基地,为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专家学者学术报告与师德建设工作交流会。
王正平教授作了题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价值追求》的主旨报告;南京医科大学李勇副教授作了题为《医学伦理中的师德思考》的讲座。江苏省海安中学校长吕建、盐城市唐洋中学校长史俊、南京市浦厂小学校长解自忠分别作题为《做习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践行者》《农村中学师德建设的几点做法》《以红色文化引领师德教育》的交流发言。我校教务处处长徐新萍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发言,从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模式、师德实践路径探索两个方面介绍了我校近几年师德师风的建设情况。何云峰教授作点评总结。
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中心是2018年获批的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是20个重点基地中唯一研究师德教育领域的基地。该基地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学习借鉴,不负众望,坚持机制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力争取得更多成果,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贡献。
黄静波 谢昕潭/文 王宏元 谢昕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