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土 一专多能 荣耀乡村
我校召开乡村定向师范生工作研讨会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切实做好乡村定向师范生招生计划衔接和实习(见习)对接工作,有效开展“乡村教育工作站”活动,扎实推进G-U-S协同培养和双导师机制构建,5月20日,我校在草场门校区举办乡村定向师范生工作研讨会。
校长王建出席会议。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马斌、副调研员许李军,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和招生部门负责人,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我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学院负责人、班主任以及教务处、招就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教务处处长徐新萍主持会议。
王建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特色以及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中的亮点与努力方向,强调了生源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培养院校密切合作、协同培养的重要性、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对广大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指出了未来我校在定向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并就进一步做好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研讨会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交流汇报。教务处副处长陈蓓汇报了我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和“乡村教育工作站”活动的进展情况。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晋、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钱国华从定向生教育主管部门的层面,对定向生培养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马斌对定向培养政策寄予厚望,他希望各教育局和培养院校加大交流与协作,将此项工作做好、做实。他指出,一是要充分认识党中央赋予教师新时代的历史意义。二是要思考如何将乡村定向生工作做好。定向培养政策是一项特殊政策,要产生特殊效果,解决好特殊问题,要有特殊培养办法。三是要切实做好“四位一体”协同培养,创新师范教育新模式。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抓好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好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培养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理念,培养一专多能的定向生。
许李军对我校定向生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成效表示肯定。他就2019年全省各培养院校与有关设区市、县(市、区)乡村定向师范生计划衔接工作进行了部署,对近三年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生源质量情况予以分析,对2019年扩招专业及分布情况予以说明;对我省首届定向生实习见习工作作了说明,并希望生源地教育主管部门做好首届毕业生的就业安排工作。他就定向生培养过程中一般性解约和恶意性解约事宜予以界定与警示,并对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培养院校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第二阶段,交流与研讨。与会人员围绕定向生招生计划衔接、培养、G-U-S协同培养和双导师制构建及定向生见习、实习工作等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自2016年,我省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来,全省上下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定向生培养工作。此次研讨会是我校受教育厅委托召开的第四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密切了我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的联系,对接了2019年招生计划衔接和首届毕业生见习实习工作,探讨了协同培养和双导师制模式构建,拓展了未来定向生工作发展思路。
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还观看了我校音乐学专业2017级定向生中期汇报专场音乐会。他们对定向生的专业技能予以高度赞扬,对我校人才培养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辛宪军/文 谢昕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