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风雨守育人初心,迎英才谱求是新篇。10月10日上午,党委书记王仁雷教授为全体新生上了新学期“书记第一课”,以“学习伟人周恩来,砥砺奋进新时代”为主题,与同学们一起循着伟人周恩来的足迹,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艰辛求索的历史逻辑。
王仁雷指出,周恩来的光辉人生是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缩影;周恩来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是我们学习的杰出楷模;新时代我校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必须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
王仁雷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120周年诞辰上的讲话,与青年学子们谈起了周恩来78年的光辉人生轨迹。1898年至1921年,周恩来求学入党,确立初心,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弱冠请缨,闻鸡起舞”“我认定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的宣言。1921年至1949年,周恩来革命建国,砥砺初心,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建人民军队、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1949年至1976年,周恩来总理国政,坚守初心,为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奠基性贡献。人们称赞周恩来“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是“人民的好总理”,是“最得人心的共产党员”。
王仁雷指出,周恩来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用6个“杰出楷模”全面概括周恩来总理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周恩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始终充满必胜信心,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周恩来从不计较个人地位和得失,始终对党绝对忠诚,把维护和巩固党内团结、维护和巩固党的政治大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周恩来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系人民,对人民群众保持高度热爱,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始终以自我革命精神迎接新的挑战,参与领导和推动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使自己始终同党和人民事业一道前进,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周恩来一生勇肩重任,勇挑重担,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即使在生命最后时期,还抱病操劳国事,心忧百姓,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周恩来毕生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总理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我们学习周恩来精神,就是要做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结合、高度的原则性同高度的灵活性结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师德为先”。王仁雷指出,长期以来,我校坚持把“传承恩来精神,立高尚师德,育时代新人”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追求,深深扎根江苏大地,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先后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师范人才,为基础教育输送了一大批师德高尚的中小学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教育行政干部,被社会各界誉为“江苏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的摇篮”。
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王仁雷说,今天同学们成为新二师人,将会接过新时代二师人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接力棒,希望同学们按照学校“学恩来精神:立高尚师德,育时代新人”的要求,对标“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养浩然之气,立高尚师德,把校训“崇德敬业,求真创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赓续江苏二师文脉,践行二师人“育时代新人”初心使命。
王仁雷要求同学们要学恩来精神涵养志气,早日确立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立志担当“为民族复兴,育时代新人”责任使命;要学恩来精神涵养正气,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树立正气、保养正气,保持阳光心态和昂扬气概,涵养厚德载物、光明磊落、正气凛然的道德情操;要学恩来精神涵养才气,珍惜光阴、不负韶华,积累扎实学识,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跟上“学为人师”的时代要求;要学恩来精神涵养仁气,做到“爱满天下,知行合一”,学会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乐学善教,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成长为充满爱心的好老师。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王仁雷勉励全体新生永远铭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功勋,大力传承周恩来总理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奋学习、勇攀高峰,奋力书写新时代新二师人砥砺前行的奋进之笔。
听完报告后,同学们表示,要以周恩来为楷模,不负历史重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周恩来的思想、理念弘扬传承,深入践行。
单哲远/文 谢昕潭 崔思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