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教务处处长徐新萍带队,招生就业处处长司南、教务处副处长万东升、学前教育学院学科带头人尹坚勤、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俊飞、音乐学院院长助理周乐、2016级定向班班主任及8名定向生代表等一行20人分赴淮安市、金湖县、涟水县、盱眙县、淮阴区等市(区)教育局及乡村中小学,开展了为期1天的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调研工作。
此次调研得到了淮安市、县(区)教育局及相关乡村中小学的大力支持,调研采用集中座谈、分组研讨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1日上午,调研组在淮安市教育局会议室开展集中座谈交流。下午,调研组分为4组,分赴淮安各县(区)教育局及所属部分乡村中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座谈会上,调研组介绍了我校四届定向生招生和培养情况,听取了各教育局、各中小学对我校乡村定向生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建议。淮安市教育局和下属县(区)分管师资工作的领导介绍了当地中小学布局、教师队伍建设及定向生招生宣传和就业等情况。调研组与各教育局和中小学校长就我校实习方案、选修课程设置和师德养成等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特别针对首届定向生回生源所在地实习工作的要求和指导教师的安排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座谈和研讨后,我校与各教育局、各中小学签署了16个“乡村教育工作站”共建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实地走访中,调研组分别考察了淮安市金湖县银涂中心初中、金湖县银涂镇中心小学、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盱眙县穆店初级中学、淮阴区城北开明中学等5所学校,了解了乡村学校近年来基础设施、校园文化和教师队伍建设。实地走访为共建 “乡村教育工作站”制度建设、目标定位和内容构建提供了具体的决策参考。
此次调研密切了我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乡村中小学的联系,丰富了我校“乡村教育工作站”建设的内涵,也为进一步提高定向生培养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为首届定向生回生源地实习提前做好了具体部署。
全程跟随调研的8名毕业班定向生在本次调研中实现了“与局长面对面”的夙愿,识读了乡村教师职责,明晰了新时期乡村教师的时代使命,契合了乡土情怀的价值认同,增强了融入乡村教师的主体自觉,更加坚定了返乡从教的意愿。
辛宪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