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氛围浓厚热烈,师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经验。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庞育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专门研究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问题,深刻回答了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历史担当,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高校党员干部,我们应当深入系统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在四中全会精神引领下不断探索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自身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王超老师:通过聆听省委宣讲团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辅导报告,更加坚定了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让我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要想实现国富民强,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左霞: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收官阶段。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全会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牢牢把握,学深悟透、活学活用,真正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党委组织部葛静老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重点研究了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系统部署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重点完善的重大体制机制和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校团委书记刘姝:通过学习和聆听宣讲报告,决心在工作中: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认真组织学习,三是在组织学习时能够贴合实际,注重实效,结合“信仰公开课”开展工作,四是将会议精神用于指导共青团工作,强三力。
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徐孝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盛大的阅兵仪式让世界瞩目,也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骄傲自豪。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们才能团结一切力量办大事,国家才能高效推进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在前所未有之世界大变局形势下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才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才能屹立于世界东方。
学报编辑部主任李安林:通过聆听省委宣讲团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辅导报告,加深了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增强了四个自信和制度意识。全会深刻揭示和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对此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刘莹:制度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制度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高校广大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新挑战,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克服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深入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加快学院内涵发展的大文章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学院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建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艳:四中全会要是用一句话概括,其要义应该是制度自信!拓展一点说,就是要把根本制度坚持好,建设好!要让老百姓的问题切切实实解决好,让老百姓感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庞爱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先进的执政理念、高度的制度自信和强大的改革勇气。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宣传教育,贯穿到公共理论课教学中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素梅: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我国最大的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中的战略性地位,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制度自信。
文学院2016级文秘班马梦煜同学: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准确把握和理解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方面显著优势和具体要求,深刻领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学校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将学习贯彻工作与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和思想解放大讨论;要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强化制度意识,加强制度研究,提高制度执行能力,为全力做好申硕创大工作、实施两个“三步走”发展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文学院2016中文普本班蔡佳妮同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一科学制度体系的指引下,我国国家治理一切的工作和活动才得以顺利展开。会议还强调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我们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严格听从党的领导,同时还应紧密联系群众,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在生活中多聆听群众的呼声,当党和人民紧紧依靠在一起共同前进时,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