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李玮教授应邀来我校文学院做讲座

发布者:钱芳发布时间:2023-03-20浏览次数:1698

2023年3月15日下午,我校文学院木铎讲座第七十讲,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玮老师文学院师生带来题为网络文学新浪潮与文学新经验学术讲座,文学院院长姚苏平教授主持。李老师的演讲融合学者的专业性和读者的现场感为我们开启了认识网络文学的新视野。

历史溯源:经典的类型是进入网络文学的第一步

如何进入网络文学?应从阅读网络文学经典的类型化作品入手。这是李老师在追溯网络文学的历史起源、类型化形成及演变时反复强调的观点。网络文学类型化的勃兴与高潮直接推动起点、晋江、红袖添香、潇湘书院等文学网站的发展壮大,产生了玄幻、修仙、仙侠、历史、现言、古言、网游等早期的网文类型,带火了唐家三少、猫腻、忘语、顾漫等类型化网文作家。若我们对这些经典的类型缺乏了解,则很难读懂网络文学形成及演变中的种种“设定”。

跨介传播:IP转化模式形成提高网络文学影响力

2015年被称为网络文学IP元年,因为这一年,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剧如花千骨》《琅琊榜》《何以笙箫默芈月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热播,极大提高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及经典化进程。据统计,当下60%左右的影视剧改编自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产业重要的内容源头。因此,当我们阅读、研究或评价网络文学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形态的网文,还要关注它的跨媒介改编及其传播。这是李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另一个有趣的现象。

类型变迁:“网络科幻”与“去女频化”异军突起

除了对网络文学的经典类型进行解读外,李老师还带我们领略了网络文学创作及研究的前沿风景。2018年前后,网络文学发展呈现新势态,其中的类型变迁为网文注入新活力。一是“网络科幻”成为重要类型。李老师认为,当下的科幻网文已渐渐脱离了原先那种“异托邦”的想象,它所描绘的世界与我们正在发生的日常更接近了,能够敏锐捕捉到新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冲击并对此做出回应。二是去女频化现象明显。在女性人物的设定上,这类作品淡化“去劳动化”的外貌美,凸显女性的力量与智慧;超越爱情叙事结构,重构女性的人生价值观;此外还向男频化拓展,具有更新迭代的生命力。三是元素融合、变体和反套路,促使网文新设定的生成。

前景评价:正在主流化的网络文学带来文学新经验

新兴的网络文学呈现出明显的创作嬗变,如从第一人称到第二人称的叙事演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后人类的创新、从欲望沟壑到欲望生产的演变等,这些新貌促成文学新经验的发生。由此,网络文学能突破传统纯文学在题材、时空及表达方式等领域的边界,在完成自我迭代更新的同时改变文学原本的面貌,这也是为何李老师对网络文学的前景持有乐观态度的根源。当有学生问到“网络文学是否会成为主流”时,她说:“网络文学的主流化正在发生”,它的重要性将不亚于纸媒文学。在讲座的最后,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李硕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读网络文学如喝汽水,能给味蕾带来刺激;读传统文学如品热茶,需要慢尝细品,提出他对网络文学性问题的疑惑。李老师从审美自律性的纯文学观谈到法国布尔迪厄的“区隔”理论,引导学生们对审美趣味进行反思,进而思索网络文学的评价问题。

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网络文学?文学的未来趋势如何?李老师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讲座让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有了新认识。

韦黄丹/文、图


返回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