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文学院组织开展拜访退休老教师系列活动,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刘莹、教工党支部书记朱仙林带领学生代表杨涛、谭静楠、周玲,拜访了文学院退休教师丰家骅教授。此次活动,一是延续开展“涵养师德守初心,凝心聚力启新程”文学院退休教师共讲党史、校史和院史的主题党日活动,二是启动文学院关工委活动——寻味师心·学有所承(口述历史)。后续学院还将拜访多位老教师,发扬优秀师德师风,继承文学院优良传统。
现年93岁的丰家骅教授,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在访谈过程中,丰老师深情回顾了自己在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的工作经历以及教书育人、开展学术研究的情况。他向众人介绍了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和师范生培养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学院培养出的许多毕业生已逐渐成长为江苏省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其中涌现出了大批语文特级教师。丰老师回忆了当时院系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为了使大学的课堂教学更加适应基础教育一线的实际需求,丰老师带领系里的老师们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后,才制定出了适合专业发展的课程方案。在学术研究方面,丰老师也是成果卓越,相继研究考证了柳永、李玉、杨慎等多位古代文学名人的生平与文学成就,发表了多部有影响力的著作。编著有《杨慎诗话全篇》《杨慎评传》《李玉和清忠谱》《中国文学史概要》等,发表的论文有《论柳永歌咏太平的词》《胡祗通、王恽生卒年考》《王磐生卒年、家世、交游考》等。2019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了他整理的杨慎《丹铅总录校正》上中下三册。在访谈过程中,丰老师愉快地向众人分享了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心得和感悟。他指出,想做好研究,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刘莹向丰老师汇报了文学院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人才培养情况。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实习效果、实习质量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丰老师认为,师范生培养要从实际出发,要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着手,要注重与中小学的调研合作。
朱仙林向丰老师汇报了自己最近的科研进展情况,并送去书稿请丰老师指正。丰老师也将自己近期的成果送于朱仙林,鼓励青年教师要积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要潜心进行学术科研。谈到动情时,朱仙林老师表示,文学院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院系,老先生们科学严谨的治学之风、关爱学生的为师之道在学院几代人中得以传承,也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内驱力。未来,文学院会引入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教师,为学院注入新的生命力,将文学院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继续推动学院更好更快的发展。
以丰家骅老师为代表的老教授们为文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文学院的宝贵财富。此次拜访活动以主题党日活动和关工委活动为契机,通过口述笔录,聆听前辈教诲,深入了解文学院发展历史,传承文学院精神,同时也借此计划为老同志们带去学院的问候与祝福,真诚的祝愿老同志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文/杨涛、谭静楠 图/刘莹、杨涛 审核/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