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相关丛葬地在原创手绘地图上进行标示,点击场景对比按钮可查看丛葬地地点过去以及当代场景照片,这是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生自主设计出的AR交互式地图。
近日,该校传媒学院老师和学生组成寻访小队走访了南京城区多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以实际行动上好开学第一课。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据统计,在南京市共有19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及纪念地被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认证的丛葬地及纪念地。
寻访小队沿着线路依次寻访汉中门外遇难同胞纪念碑、中山码头丛葬地、草鞋峡丛葬地、燕子矶码头公葬地和挹江门丛葬地,并结合专业优势,通过设计手绘纪念碑、数字地图、制作AR交互等方式展示真实历史事件,传递珍爱和平愿景。
〝我们的手绘纪念碑作品目前已经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向胞纪念馆采用,并将在实体的科普宣传册中呈现。AR交互的网页将传统的实体书本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加入了更多的三维立体形式来展现证物,方便大家利用手机端、电脑端进行查看。“寻访小队项目指导老师张园告诉记者。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处,这座纪念碑与美丽的绣球公园融为一体,我们在这里感受到生活的变化,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恪守和平的信念,铭记历史、刻苦学习,为祖国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寻访小队成员王成说。
〝本次寻访活动作为开学第一课,既是让同学们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更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希望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埋下传承历史、奋发自强的种子,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形成传承家国情怀的白觉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张圆表示。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A2OIxtz67-XzKbAjgvz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