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5月12日)获悉,5月9日,在江苏省乡村教师培育站建设十周年之际,"弘扬教育家精神 赋能乡村教育发展"江苏省乡村教师培育站工作研讨会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举行。
2015年12月,江苏率先启动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项目建设,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国家战略落实为江苏行动。十年间全省累计建立培育站1024个,覆盖全省80%乡村学校,4.2万名教师受训,其中12%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历经十年探索,江苏省乡村教师培育站建设,以"在地化、精准化、长效化"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政府主导、院校协同、名师引领、乡土赋能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成为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标杆。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鲁沛致辞,他以“十年深耕”回顾总结了培育站走过的历程,乡村教师培育站之所以能成为撬动江苏乡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主要在于我们始终将教育家精神作为灵魂贯穿始终,以教育家精神涵养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调研员葛海燕指出,十年来江苏省乡村教师培育站建设的探索实践,凝聚着教师发展机构在开拓培育站工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心力和汗水,彰显了新时代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养、教育情怀和实践智慧。在江苏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无数教育工作者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家精神,推动着乡村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这种赤诚奉献、扎根大地的精神,正是培育站十年发展的精神底色。
现场,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乡村教师培育方面的实践探索。
经过十年探索实践,江苏乡村教师培育站以系统性创新实现了乡村教师培养的范式突破。通过机制创新破解制度瓶颈,以课程建设扎根乡村实际,用文化浸润涵养教育情怀,借范式引领构建成长体系,成功实现了从外部“输血”到自主“造血”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模式以政策协同为支撑,以乡土特色为依托,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打造了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系统,走出了一条振兴乡村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等中西部省份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学习借鉴,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应用,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江苏经验”。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明玉花王教群
通讯员丨戴晓凤
编辑|蒋婕
新闻链接:
https://m.jstv.com/news/2025/5/12/1371540074808991744.html?curchannel=%E7%8E%B0%E5%9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