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亮院士来我校作《气候科学的演变》专题学术报告

发布者:汪紫宁发布时间:2025-05-22浏览次数:10

5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兴华卓越讲席教授陈德亮院士应邀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作题为《气候科学的演变》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由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姜彤教授主持,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气候风险模拟与城乡智慧治理”部分成员代表及地理科学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本次报告是实验室启动后的首场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标志着我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与学术共同体培育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报告围绕气候科学从观测到模拟的发展演变展开,梳理了该学科自古代经验积累至现代地球系统建模的演进历程。陈德亮院士指出,当前气候科学已不再局限于单一大气系统的研究,而是聚焦多圈层耦合过程与人类活动影响。在“人类世”背景下,人类已成为驱动地球系统变化的主导力量,传统的自然演变模式被深刻改变,气候变化问题呈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跨尺度性和政策相关性,成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科学议题之一。他强调,未来的气候研究必须整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社会人文领域的知识体系,通过人工智能、遥感、统计推理等方法提升模型的模拟能力与现实解释力,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交流环节中,陈院士围绕地球系统科学的新进展、“人类世”作为地质时代划分的科学争议,以及人文学科在气候研究中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地球系统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复杂系统科学,关注多圈层耦合、非线性反馈与跨尺度演化过程。青年学者树立系统思维和跨学科视角,回归问题本源,寻找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将学术探索与现实挑战有机结合,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学术担当。

陈德亮院士长期从事地球系统科学、气候动力学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是国际气候科学领域的重要引领者。他曾担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协调主笔作者,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瑞典国王勋章等多项国际荣誉。作为“气候风险模拟与城乡智慧治理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院士此次来访不仅为我校地理学科的发展注入了重要学术资源,也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与青年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指导。


赵丹丹/ 黄安奇/审核王丽


返回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