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新闻版块(News)以《古代棺木年轮为洞悉地球过去提供线索》(“Tree rings from ancient coffins offer clues to Earth’s past”)为题,报道了地科院青年教师赵业思博士在我国东部地区基于棺木年轮开展的气候研究进展。
报道指出,在历史上森林砍伐频繁、长寿活树稀缺的背景下,现存棺木已成为获取区域高分辨率环境演变记录的关键载体。其年轮信息不仅可用于遗址的精确定年,还可用于反演树木生长时期的区域环境与气候特征。
报道提及,赵业思博士在中国东部地区已持续五年系统收集棺木样本,并构建了长年表序列。近期研究聚焦于中世纪气候异常期,致力于建立更精确的年代框架,揭示该时期水文气候的变异规律,进而辨析人类活动与自然变率对区域水文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所在课题组带头人、南京大学杨保教授表示:“该研究也为理解长期气候格局如何影响中国历史社会的兴衰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报道分肯定了赵业思博士及其所在研究团队利用棺木年轮突破传统气候重建时空局限的创新成果,彰显了该研究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等前沿科学问题上的重要探索价值。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tree-rings-ancient-coffins-offer-clues-earth-s-past

图1 原文截图
文、图/赵业思 审核/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