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科力”系列活动:我校召开2026年高级别项目申报动员会暨经验分享会

发布者:汪紫宁发布时间:2025-11-18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开展有组织科研,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与成功率,我校于2025年11月14日上午,在草场门校区教育技术楼二楼报告厅成功举办“青科力”系列活动之2026年高级别项目申报动员会暨经验分享会我校科研处处长姚苏平、教务处处长仇方道、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葛传楠、人文学部副主任陈进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丽、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会霞等出席会议。2025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的教师代表,以及正在筹备申报2026年高级别项目的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科研助理王岩主持

 

会议首先由科研处处长姚苏平作动员致辞。她指出,高级别科研项目不仅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更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和个人学术成长的“助推器”和“压舱石”。她回顾了我校在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等各类高级别项目申报中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并感谢各学院和广大教师在科研攻关中的辛勤付出。姚处长结合目前已汇总的2026年项目申报意向数据,分析了我校当前申报工作的整体态势、学科分布特点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表示,科研处将持续优化“五轮评审制度”,健全服务体系,强化全过程、全链条引领,从选题论证、文本打磨到形式审查提供精准指导,切实为每位申报教师保驾护航。最后,对即将投身新一轮申报工作的老师们表达了殷切期望,鼓励大家坚定信心、精心准备、勇于突破。

在经验分享环节,五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代表先后发言,围绕申报策略、选题设计、文本撰写等方面倾囊相授。人文学部魏丹妮老师根据自己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经验,分享了申报过程中心理调适的心得,强调要树立“选题意识先行”的理念。她指出,申报书需经历多轮修改,在语言表达上要做到逻辑严密、术语规范,并注重学术话语的精准性与感染力。

商学院毛毅翀老师分享的是,申报高级别项目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时代命题来审视已有研究成果,明确未来可实现的研究目标。她认为,优秀的申报书应当是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基础上,凝练出具有前瞻性与现实价值的核心问题。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程斌老师则聚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申报要点,针对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新、思维活跃但经验不足的特点,建议紧扣《项目指南》要求,在文献综述、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等方面做到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方案可行,避免空泛或过度夸大。

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蒋德兴老师在分享时强调,申报书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他建议以持续产出高水平论文为基础,夯实研究积累;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文本润色与格式规范,提高效率;同时要坚持研究方向的稳定性,不轻易更换选题,并通过横向比较同类院校获批的项目,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最后,教务处处长仇方道教授在前四位年轻老师分享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省教育规划课题等多类项目申报中的丰富经验和丰硕成果,进行了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的指导。他强调,申报书的标题和摘要务必严谨清晰,让评审专家“一眼看懂”;创新点应突出差异化,杜绝内容重复和技术硬伤;技术路线图必须与研究内容高度匹配,体现科学性与可行性。选题要密切关注国家的“十五五规划”,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寻找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选题方向。此外,仇处长还对摘要的字数、层次,近3年文献的比例等问题,进行了具体指导。五位老师的经验分享文理兼顾、内容详实、启发性强,获得了一致好评。

会议最后,姚苏平处长对我校当前科研经费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说明,并对本次动员会进行了总结。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指导性强,进一步明确了申报方向,增强了教师信心,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对推动我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岩  /汪紫宁  审核/姚苏平


返回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