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江苏少年诗歌节举办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沈大雷 通讯员陶赋雯)“如果说外语是牛奶,诗歌就是学习汉语的养料,少年儿童应该得到更多的滋养。”12月21日,由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江苏省少年儿童文学艺术促进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江苏少年诗歌节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举行颁奖典礼,原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冯亦同的一番话,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
“现在的中小学生离诗歌有点远,”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德志说,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写诗很流行,但是现在的大学中文系,能够写诗的人极少。现在的中小学生平时读小说散文的多,看诗歌的却很少,更别提写诗了。
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寿桐教授介绍说,澳门虽然很小,但诗人数量很多,仅知名诗人就有50多位,诗刊、诗社也有很多,而在每年的澳门中华文化节上,诗歌朗诵更是一大文化景观。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分析说,相比较以前来说,如今青少年对待诗歌的热情不如从前了,这与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不无关系,“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较重,诗歌爱好如同艺术特长一样,都受到了制约。”此外,同国家的诗歌氛围也有关系,比如,俄罗斯广场上的诗歌朗诵会很受大众欢迎,而在我国,这种场面通常只有影视明星出现时才会有。
“‘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荫。’有谁知道这段诗的作者是谁呢?”“孙友田!”随着主持人的发问,台下的少年小诗人们齐刷刷地伸出了小手抢着回答。当著名诗人孙友田走到台前,引来了师生的一片惊呼声,“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民族的未来,诗歌是最精粹、最精美、最精妙的语言,是天上的日月星,是人间的真善美,希望儿童都能爱上诗歌。”孙友田深情寄语说。
“作为中国文学最古老的源头,诗歌含蓄、凝练、抒情,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冯亦同呼吁说。
据了解,少年诗歌节是江苏省首次为青少年打造的诗歌展示平台,以培养和发觉新生代诗人为宗旨,面对全省中小学生,甄选最优秀的诗歌作品。
本届诗歌节共收到1400多部参赛作品,110首作品入围诗歌节决赛环节。这些作品真实地展现了阳光、梦幻以及励志的时代少年精神、展现了江苏少年出色的诗歌创作水准。
新闻链接:http://www.jsenews.com/site/boot/newsmore_a201312236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