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 苏联靠诗歌取得二战胜利?俄国著名作家来宁谈文学本质

发布者:黄静波发布时间:2017-05-17浏览次数:400

苏联靠诗歌取得二战胜利?俄国著名作家来宁谈文学本质

龙虎网讯 (记者 陶禹歌 通讯员 陶赋雯)普希金、屠格涅夫、高尔基……提起沙俄与前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不少人对这些著名作家以及他们所创作的经典作品,一定不会陌生。这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文学盛世的国度,其当代文学又是一个怎样的状况?经历过时代剧变的俄罗斯当代作家,对于文学本身又有怎样的看法和理念?伴随着2017江苏扬子江作家周的举行,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尤里•波利亚科夫于今天(5月13日)来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向该校师生们分享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和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看法。

文学的本质应该是什么?是天马行空、肆意挥洒自己才情的自由舞台?抑或是“文以载道”理念下承担社会重任的灵魂引路人?今天来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俄罗斯当代作家尤里•波利亚科夫,就在名为“现实社会与文学想象”的分享讲座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1954年出生于莫斯科的尤里•波利亚科夫,是俄罗斯当代文坛为数不多的能够始终触摸社会最迫切伤痛、长于晓畅而又扣人心弦地描写社会现实的作家之一,在出版过多部享誉国内外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担任着首任主编为普希金的俄罗斯《文学报》的第33任主编。大半生时间和文学创作经历都在前苏联时期,且经历过前苏联解体动荡的尤里•波利亚科夫,既有过在前苏联时期完全依照国家政治意识形态“计划性”创作的特殊经历,也经历过苏联解体后对前苏联旧政全盘否定风潮下,俄罗斯文学界追求的文学的完全个性化创作。不过,在经历了如此两极分化地动荡波折后,尤里•波利亚科夫还是认为,文学应该更多地发挥“文以载道”的职能。

波利亚科夫在讲座中透露,文学艺术最重要的功能无疑是公众性的社会职能。他认为,文学是一个社会进行有效自我认知的重要渠道和窗口。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个体成员而言,文学作品更能让个人得到自我教育,并进行相应的情感认知。而这种情感认识和自我认知,很多时候也能够凝聚起国家、民族的力量。波利亚科夫特意提到了二战时期诗歌文学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前,波利亚科夫曾比较过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与德国两国诗歌创作间的异同。“当时苏联人创作的诗歌都流露着发自内心的真挚、热忱之心,而相反当时纳粹德国的诗歌创作全是在极端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形式制作,两者所展现的精神状态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波利亚科夫总结道,正是这种真挚激昂的诗歌艺术创作氛围,激励着当时的苏联人在战争中誓死抗争到底,最终击败了纳粹德国获得胜利。

波利亚科夫同时强调,文学创作应该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文学创作只有首先承担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作为创作者自己用来表达自身风格的自由舞台。

随着波利亚科夫的到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也进入了俄罗斯文化艺术周。该校党委书记李洪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该校已在莫斯科州国立大学建立汉语暨中国研究中心,在教授当地大学生汉语的同时,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此外,为了让中国和俄罗斯能更好地了解对方的当代文学。目前两国已开展了一项当代文学作品互译计划,两国各选取50部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对方的文字,并在对方出版,以此为窗口让两国民众了解对方的当代社会。

新闻链接:http://news.longhoo.net/2017/lhyc_0513/202133.html

返回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