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10点,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主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承办的《永远的黄玫瑰:1937 辛德贝格在南京的106天》主题系列绘画创作展在南京美术馆顺利开幕。
活动现场该项目是为了纪念丹麦英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弘扬国际友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畏义举。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仁雷等领导、江苏省委宣传部相关领导、江苏省教育厅相关领导、丹麦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丹麦媒体及文化处主管、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艺术基金相关负责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相关领导以及诸多教育界、美术界的专家出席了此次展览开幕式。该画展中的画作大胆地用鲜明的色彩去描述辛德贝格在南京的106天,从孩子看待世界的态度展开故事,用引人入胜的情节内容展开辛德贝格与当时中国群众之间的互动,用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打动少年儿童稚嫩的内心,从心出发,帮助其理解何为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辛德贝格于1911年2月19日出生于丹麦奥胡斯。1937年,辛德贝格加入上海万国商团,担任上海战争观察员。12月13日,南京沦陷。从1937年12月14日到1938年1月27日,辛德贝格记录了26起日军暴行;同时,他在南京的外国社区了解外界消息,还走遍了南京周边的乡村,拍摄了中国受害者的照片,记录了正在发生的罪行。辛德贝格和德国工程师卡尔·京特博士一起,在海湾阻拦日军进入栖霞区,供给并保护着栖霞区的难民。在 1937 年至 1938年间难熬的 107 天中,年轻的辛德贝格守护着这个临时难民营,甚至还建了一个小医院,也因此拯救了数千名中国公民的生命。期间,辛德贝格还多次利用自己进出南京城较为自由的外国人优势,接济城内外难民。26岁的辛德贝格尽他最大能力庇护拯救了成千上万的难民,为南京大屠杀留下了珍贵详实的史料。他的伟大事迹在2000年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他的家人也多次访问中国,受邀参观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会见当年的幸存者。
作为项目主办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王仁雷书记强调,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在于:“今年是中国与丹麦王国建交70周年,我们也希望将本次展览作为一份献礼,献给辛德贝格先生和他的祖国,献给中丹两国的伟大友谊,献给世界持久和平和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我们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向大家讲述这位‘中国之友’的故事。”王仁雷指出,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通过主题绘画的形式,纪念丹麦友人辛德贝格先生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和人道主义精神,具有尤为特殊的意义。“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培养优秀教师为己任的师范本科院校,我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建设,以文化涵育高尚师德、以艺术净化优美心灵。近年来,我校持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今天的‘永远的黄玫瑰’主题系列绘画展览就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作为高等教育序列里的普通一兵,我们愿撸起袖子、奋力拼搏,为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弘扬人性中值得珍视的美好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据悉,主办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培养优秀教师为己任的师范本科院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建设,以文化涵育高尚师德、以艺术净化优美心灵。近年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持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其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大型原创话剧《五四青年周恩来》等一批优质的文化项目广受好评,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永远的黄玫瑰”主题系列就是该校的最新文化建设成果。本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11日,并将于下半年陆续在苏州、上海等地展出。
新闻链接: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f2aa9bc1bc8e0421200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