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党代表热议党代会报告 ——
使命催征 不负嘱托谱新篇
新华日报2021-11-25
□ 本报记者 付奇 王拓 杨频萍 顾星欣 方思伟 白雪 王梦然 孙巡
11月24日,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隆重召开。
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会议——是我省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吴政隆同志代表十三届江苏省委作报告,回顾极不寻常的五年,总结砥砺奋进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明确今后五年全省工作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部署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
这更是一场主题鲜明的大会——全省上下,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奋进。省党代表们纷纷表示,坚决扛起新征程新的光荣使命,努力创造让总书记和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的崭新业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更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模样。
省党代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王仁雷说,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要持续深化教育改革,聚焦学生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聚焦教师推进管理制度改革,聚焦学校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大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和“大先生”,突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浓厚尊师重教氛围,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更好展现更加公平、人民满意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江苏模样。
放眼“两个一百年”历史进程,今后五年具有继往开来、奠基开局的重要意义。“六个显著提升”尤为催人奋进。
“‘六个显著提升’对江苏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具体目标任务,体现省委对江苏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和为全国发展探路先行的使命担当。”省党代表,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表示,将坚决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江阴实际,把“六个显著提升”的各项具体要求,全面融入江阴“十四五”发展的总目标、总路径、总战略中,建设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的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
省党代表、徐州市代市长王剑锋说,徐州将紧扣省党代会提出的“六个显著提升”的目标定位,坚持从最有条件、最有基础的领域出发,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展开探索实践,切实提升对全省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徐州将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创新驱动等5个“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工业倍增、科创平台、生态修复等“五大工程”,尤其是高标准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塑造鲜明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首位度,全力“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的目标任务,充分体现省委深厚的民生情怀,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省党代表、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事关人民生活品质。人社部门将坚持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紧紧围绕更加充分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业;紧紧围绕更高质量就业,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质量。
“省党代会报告目标明确、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思想深刻,全面总结我省这五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未来发展目标和形势进行客观分析,从实际出发指明今后的发展方向。”省党代表、泰州市姜堰区河横村村委会副主任孙飞说,河横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形成河横精神、河横品牌、河横模式。他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信念,扎根农村,赓续河横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闻链接:http://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998987&layountIndex=9&date=20211125&siteID=2&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