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江苏教育学院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的通知
苏教院教〔2011〕9号
 
 
关于开展江苏教育学院教学质量观
大讨论活动的通知
 
各院(系、部),各部门,浦口、小行校区管委会:
    为切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探讨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制订我院“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为201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兹决定自2011年3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全院开展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1――2020)》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1――2020)》为指南,结合我院《“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的制订工作和《2011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我院教育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愿景,进一步明确我院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我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探讨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发动广大教师认真分析我院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系统思考寻求解决之道,以推动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教学质量观大讨论的组织和领导,学校和各院(系、部)要成立教学质量观大讨论领导小组。
   (一)校教学质量观大讨论领导小组
    组长:王仁雷
    成员:卜玉平  马小歌  李新宇  李 斌  张广才  张 莉  张 彪  高英杰  高荣国  徐国华  徐新萍   徐 群   梁 励   蔡飞   熊 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成人员如下:
    主  任:蔡 飞
    副主任:徐 群
    秘  书:陈 蓓  应正兴
    (二)各院(系、部)教学质量观大讨论领导小组
    各院(系、部)教学质量观大讨论领导小组由各院(系、部)领导成员组成,院(系、部)长(主任)负总责。
    三、活动范围
    本次教学质量观大讨论主要在各院(系、部)进行。
    四、活动安排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1年3月中旬――2011年3月下旬)
    1.各院(系、部)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精神,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质量观大讨论。
    2.各院(系、部)制订《院(系、部)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计划》(附件1),并于3月31前递交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草场门校区教学楼205室),并将电子稿发送教研科电子邮箱:jyk8143@163.com。学校将以文件形式公布各院(系、部)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计划。
    (二)学习活动阶段(2011年3月底――2011年4月下旬)
    1.校层面学习活动(3月至4月上旬)
    结合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主题,邀请2-3位知名高等教育专家来校作学术讲座或教学质量观大讨论辅导报告。
    2.各院(系、部)学习活动(3月至4月下旬)
    (1)学习内容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发〔2006〕18 号);
    ②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
    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
    ④《大力加强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周济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⑦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⑧《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周济同志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教育部通报》第3期);
    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苏教高〔2005〕16号);
    ⑩《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44号);
    《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甘阳(《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7月第4卷第3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学习形式
    集中学习与自主分散学习相结合,在广大教师自主分散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学习。
    (三)研讨活动阶段(2011年4月底――2011年5月下旬)
    1.研讨主题
    各教学单位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主题进行研讨,可将这两个主题分解为以下具体问题:
    (1)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
    在前一阶段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发动广大教师进一步思考、论证我院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促进我院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和结构协调发展。
    (2)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基础,通过研讨,各教学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学科专业建设实际,深入研讨如何完善本单位学科专业结构,制订出本单位“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素质”的要求,组织广大教师讨论如何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学科和跨学科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和教师技能训练课程有机整合的“一体化”课程结构模式。
    组织广大教师认真思考讨论如何根据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不同要求,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其一,根据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不同要求,根据普通师范生和“5+2”师范生的不同情况,根据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的不同培养要求,根据普通专科生和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差别化培养方案。
    其二,讨论如何统筹协调各类培养方案。要统筹协调有密切关系的师范类专业与非师范类专业的培养方案,统筹协调普通师范生和“5+2”师范生的培养方案,统筹协调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特别是要统筹协调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专科专业将来发展成为本科专业创造条件。
    其三,组织广大教师认真思考、讨论在现行大学教育制度下如何实施通识教育,思考在本单位实施通识教育的方案。
    (4)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围绕怎样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组织广大教师就如何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推进以探究问题、启迪思维、师生互动为基本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何推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讨论。
    (5)我院师范教育特色的彰显
    我院的普通本科师范专业如何办出区别于其他师范院校的特色,如何充分发挥我院“5+2”专转本师范教育专业的特色。
    (6)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教学质量工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抓手,通过讨论,应就本单位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实验实训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教学质量工程提出系统规划。
    (7)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应就本单位如何强化教学质量目标与决策系统、信息系统、评估系统、保障系统和激励系统进行讨论,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效能,提高教学质量。
    各教学单位也可结合本院(系、部)实际提出其他具体研讨主题。
    (四)总结交流阶段(2011年5月底――2011年6月下旬)
    1.各院(系、部)总结本院(系、部)的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并提交一份书面报告(包括本单位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情况、对每个研讨主题的研讨结果);
    2.教务处会同科研处以教学质量观为主题,组织“石城论坛”学术沙龙;
    3.学校召开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成果汇报会暨总结大会。
    五、预期成果
    通过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最终形成如下科学、切实可行的成果:
    1.各院(系、部)制订完成“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以及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课程建设规划;
    2.各院(系、部)制订完成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和各课程教学大纲;
    3.各院(系、部)制订完成“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课程建设规划;
    六、活动要求
    (一)各院(系、部)要紧密联系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紧密联系我院现状和发展目标,紧密联系本院(系、部)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研讨,务求实效。
    (二)各院(系、部)要将教学质量观大讨论同“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的制订工作和2011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本院(系、部)的学科、专业发展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点和难点,各专业的特色、优势和发展目标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要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提出解决之道,达成共识。
    (三)各院(系、部)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各院(系、部)主要负责人为教学质量观大讨论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严格按照本通知精神和学校统一部署,带领本院(系、部)领导班子成员制定好本部门教学质量观大讨论实施方案,切实组织好本院(系、部)的教学质量观大讨论活动,做到时间、内容、人员和效果四落实;要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学质量观大讨论;各院(系、部)领导班子所有成员都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研究,努力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四)全校教师要深刻认识此次教学质量观大讨论的重要意义,紧扣主题,联系本院(系、部)和所从事学科专业及所教课程,积极参加教学质量观大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教学  质量观  讨论  通知
江苏教育学院院长办公室        2011年3月2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