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3所高校师范专业新生报到
看看男师范生们的“教师梦”
教师节前,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3所有着师范类专业的高校迎来了2013级新生。师范类专业向来是女多男少。虽然身处女生占了绝大多数的学院,但新来的师范男生们并不觉得别扭,他们有着自己的教师梦、青春梦。
主动选择幼教专业的男孩:当个好启蒙老师
在2013级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665名新生中,仅有110名的男生,男女比例达到1:5。学前教育分成了3个班,每个班30名学生中,男生的数量都只有两名。
这新来的6个男生,其中5个都是“被选择”的,是由第二或者 第三个平行专业志愿调剂来的。顾侃是6名男生中唯一一个主动选择学前教育的。
“我挺喜欢这个专业的,当老师也不错。我喜欢唱歌,唱得也不错,跟这个专业也很搭。”顾侃说。
顾侃的高考成绩是327分,跟今年江苏高考文科本一线328分比,只差了一分,按理说他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很多。“父母更希望我学会计,但我是真的喜欢这个专业。”顾侃说。
对于将来,顾侃有着清晰的规划:“4年以后,我要考研,不过,还要考这个专业。”这个男孩对于学前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什么是好老师?在我心里就是可以引导、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人。启蒙教育非常重要,比如小孩不听话,不能吼他,更不能责骂,要讲究方法,注重引导。”
来自昆明的回族男孩:回云南大山里帮孩子们圆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回族男孩孔迪来自云南昆明,他的教师梦源自中学的一次旅行。
“云南怒江那里都是大山,没有桥,只有索道,学生上学早上6点就要出门,走索道,翻大山,七八点钟才能到学校。”孔迪说,“说是学校也不确切,只有一个班,一个老师,这个老师通常也是校长。所有学生在一个教室,分成了2个小组分开坐,老师给左边上完课就接着跟右边讲,老师也通常都没有教师资格证的。”
他表示,将来毕业以后,还是要回到云南,不过不是呆在昆明,是去临沧、怒江这样的地方当老师。“那里的孩子们上个学太不容易了,我想将来去帮他们完成上学的梦。”
据介绍,今年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第一次面向外省招生,招生计划仅有100人,该校将这些计划全部留给了广西、贵州、甘肃、云南、青海这些偏远省份。
身残志坚的小“音乐家”:教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
来自盐城的倪少东是严重的视力障碍者,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视力为0.2,只有微弱的光感……今年高考,他以江苏省音乐统考第21名的成绩被南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专业录取。
很小时倪少东就知道,他的眼睛无法通过治疗复明。上小学那年,父母带着他到盐城市区读书,找了很多学校都被婉拒,后来好不容易有一所小学同意他先上学,如果能跟得上,才能入学籍。一年级的第一次考试,倪少东考了90多分,从那之后,他一直在普通学校就读。
为了让儿子以后多一项谋生技能,7岁那年,爸爸请了盐城淮剧团的一位二胡师傅教他拉二胡。看不见乐谱,倪少东就跟着老师模仿,老师拉一句,他模仿一句,一节课90分钟只能教一个乐段。
今年高考音乐统考中,倪少东考的是二胡,加试美声。“考官和考生之间拉着帘子,老师看不见我,反而不紧张。” 最后,他以音乐统考第21名的优异成绩被南师大录取。
因为眼睛不好,倪少东担心自己将来不能胜任音乐老师的工作,“将来如果有机会做了音乐老师,我要教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并且还会做点作曲编曲的幕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