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未必能培养出好老师 专家呼吁“老中师”理念回归
昨天上午,数位女性教育学者会聚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楼的一间报告厅里,热议女师范生的培养话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在会上呼吁“老中师”理念回归。
齐学红认为,原来老中师的培养理念中,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和借鉴。“课程门数越来越多,永远在做加法。但实际上一个好的师范生,不是简单的知识丰富,要有很多人格的魅力。我觉得师范生培养有知识的范式和修养的范式。而修养的范式是积淀了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
她举例说,这就像老手艺人,在时间的打磨中,有些东西就积淀下来了。而目前师范生培养是批量生产,知识不断呈几何基数增长,内在修养的东西越来越少。
齐学红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评价标准是以发表成果,学校排名来衡量。而越是综合类的层次越高的大学,在通用标准下,师范性就越来越被忽略。
“所以,我不认为学校层次越高,越能培养出好老师。我们要思考好老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要研究师范性的特点是什么。”齐学红说。
对此,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尹坚勤表示,他们开设了教学法课程,培养师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严格要求学生去基层学校实习时间必须达到多少时间,增加综合人文素养,在拓展课程中增加了富有特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