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教学名师培养地选在苏州
扬子晚报网3月30日讯(记者 顾秋萍)3月30日,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高研班第3期在苏州圆满结业。项目实施单位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杨思贤表示,之所以选择苏州,原因在于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苏州教育始终坚守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重视,了解“苏州模式”能更好地提升学员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为贯彻该文件精神,为基础教育领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储备师资,教育部于2017年上半年开启“国培计划(2017)”名师高端培训项目“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高研班。
杨思贤告诉记者,多年来,国内中小学并没有专门的学科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现有学科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也不占主体部分。“最新的统编版教材将大幅度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样的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师必须适应教育内容的变化和教材的变化,再教育、再培训至关重要。”
据悉,该项目的实施横跨两年时间,共有来自江苏全省的中小学骨干教师50人参加培训,其中不乏名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等。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该项目的50名学员已先后在南京和常州展开两次线下集中培训。第3期高研班学员们再度集结苏州,理论教学与一线观摩相结合,既邀请了苏州大学、苏州昆剧院的专家为学员进行专题讲授,还在苏州精心挑选了苏州市第十中学、平江实验学校作为学员的实践培训基地。
“为了有效提高学员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的能力,我们还要求每位参训学员在结业时需提交一篇不少于一万五千字的专题论文,”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明远说,“集训期间,我们将邀请各领域专家,对学员提交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分析、点评与指导。”杨院长介绍。
据了解,“国培计划”最高端的“示范性名师高端研修”项目,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是全国四家中标单位中唯一的省内单位。该文学院拥有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据不完全统计,文学院的历届毕业生中,已经涌现出八十多位语文特级教师、十多位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被誉为“特级教师群现象”。
编辑:乔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