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不绝的炮火声,悲怆凄美的钢琴乐,将现场的同学们带入了那段沉痛的历史。6月1日上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主办的《1937辛德贝格的金陵故事》大型美术展走进了南京市复兴小学。正值辛德贝格诞辰110周年,作为2021年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之一,展览以独具创新的水彩画+融媒体叙事手法,给少先队员们送去了最珍贵庄重的儿童节礼物。
展出的数字水彩作品,生动演绎了贝恩哈尔·辛德贝格如何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旨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这位国际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扶危济困、舍身相助的英勇事迹,弘扬以辛德贝格为代表的人道主义精神。
江苏第二师范传媒学院副院长章力
展览开幕式上,南京市复兴小学校长王媛表示,学校“奋斗百年路 我是接班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广受各界好评,《1937辛德贝格的金陵故事》大型美术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新内容,希望将本次美术展作为一个小小的献礼,献给辛德贝格先生和他的祖国,献给中丹两国的伟大友谊。当天下午,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了抗战电影的“亲子观影会”。
南京市复兴小学校长王媛
今年也是中国丹麦建交71周年,画展现场摆满了一束束黄玫瑰。作品从南京街头,停驻的人们手中拿着的一束束黄色玫瑰的画面进入,一段回忆逐渐浮现:年轻的辛德贝格风尘仆仆地来到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作,几天之后,南京沦陷,日本军队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辛德贝格用相机记录了战争灾难中的难民和南京城的景象,同时利用自己外国人的身份救助了很多中国难民和伤员,产生了一系列牵动人心弦的故事。五年级4班的黄子骞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些花多次出现在展览作品中,是象征着中国和丹麦友谊之花。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侯正永在现场观展
现场循环播放着二师学生制作的融媒体作品中,摘选了辛德贝格的一段日记:“你不知道这里有多少血,血,到处都是血……所有的村庄都被烧了,所有的牛和家禽都被抢走了。”画面上的辛德贝格被眼前的惨状深深震撼,即使意识到“如果我们抗议这场暴行,我们就将卷入这场事件”,也毅然决然地选择帮助中国难民。观看过程中,前排一名低年级男生,悄悄背过身去揉了揉眼。同样来自复兴小学五年级4班的杨心小朋友永远记住了故事里那个被辛德贝格救活的小男孩,他变成了一位耄耋老人,在纪念碑前献上一束黄玫瑰。
当天,来自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数名大学生充当了志愿导赏员,为小朋友们讲解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辛德贝格所绽放出的人性之美。五年级的学生牵着低年级学弟学妹的手,耐心解释着“难民”一词的含义。画作中一只出现了两次的小猫咪给五年级学生陶亦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辛德贝格初来南京时,白猫在画面右下角惬意地晒太阳打盹;而一次次炮火轰炸后,画面中心的猫咪倒在了血泊中。南京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告诉记者,选取白猫来表现战争带来的后果,也是考虑到绘本的受众是小朋友,未必能够直面战争中哀鸿遍野的残酷场景,“现在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宠物,用这样的画面去表达生死,更容易让小朋友理解和接受。”
对复兴小学的老师来说,《1937辛德贝格的金陵故事》以绘本的形式讲述沉重的历史,是低龄孩子们最喜欢、也是他们了解世界的常用方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937辛德贝格的金陵故事》走进学校,其目的也正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走近历史,从而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据悉,此次美术展为巡展,下一站将走进宁海中学,主办方希望通过美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更多的年轻一代了解到真实的历史,感受人性的光辉。
新闻连接: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29/lRQFXwefMpCmc9f0/1